2018年5月10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2018年全市食品安全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重点工作安排》(政办发〔2018〕41号)。现将文件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食品安全法》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分别印发年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明确年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市政府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食品安全工作部署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的重点工作,制定了《2018年全市食品安全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重点工作安排》。该文件初稿由市食安办牵头起草,书面征求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意见,并在2018年3月20日召开的市食安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会上进行讨论后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
二、总体思路
2018年是我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力争取得新突破、基本达到创建标准的关键之年,也是迎接国务院食安办组织的创建中期评估之年。今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将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总抓手,落实中央、省及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党政同责、产管并重、齐抓共管,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监管措施,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主要内容
《2018年全市食品安全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重点工作安排》共八个部分,分别从强化食品安全和创建工作责任落实、严格食品安全源头管控、严格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管理、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强化食品安全基础和能力建设、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等方面作了部署安排。主要内容包括:
(一)确保责任落实。以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城市为目标,巩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基础,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和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等创建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职责、部门监管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加以推进。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县级监管机构综合执法首要职责的要求落实到位。二是加强食安委食安办建设。进一步发挥各级食安委、食安办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查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力量。三是强化督导考评。采取专业督导、综合督导、第三方评估和明察暗访等形式,健全完善精准化、常态化、专业化的督导工作机制,推进创建工作有的放矢,攻坚克难。
(二)加强过程监管。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有关要求,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入开展农药兽药残留综合治理,推进耕地污染源头治理。二是严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对重点食品品种生产企业逐步推行体系检查。实施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程,重点排查治理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地区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在获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面推行“明厨亮灶”。规范保健食品会销经营行为,加大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力度。三是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深入推进生猪屠宰资格清理、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兽药残留超标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食品打架“利剑”行动,依法严肃查处一批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危害严重的大案要案。完善政法委牵头、政法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
(三)突破问题短板。一是实施“菜篮子”市场放心工程。深化放心肉菜示范基地、示范超市、示范农贸市场、示范经营户“四联创”,放大示范成效。以 “一票通”为依托,切实落实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放心肉菜示范创建工作成果。二是推进小作坊小摊贩规范化管理。深化“四全监管”模式,推进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和食品摊贩备案工作,对无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开展综合治理。在全市推进豆制品、卤菜小作坊集中整治工作,依托豆制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将卤菜等食品小作坊纳入追溯管理。三是
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强餐厨废弃物、肉类加工废弃物和不合格畜禽产品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建设和餐厨废弃物收运流程管理,严防“地沟油”流向餐桌。四是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出台推动食品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有关措施,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促进食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四)强化能力建设。一是加大抽检监测力度。组织实施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推进部门间、地区间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检信息共享。大力推进实施2018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二是加强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按照队伍、岗位、业务专业化要求,建立与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相适应的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推进食品监管基层执法装备标准化配备项目,提高装备配备水平。三是加快推进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进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食品安全检验室建设工作,扩展检验项目。推进食品监管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市级和各县(市、区)食品快检中心(含快检车配备),规范食品快检产品使用。四是提升食品安全智慧监管能力。重点围绕行政审批、监管检查、稽查执法、应急管理、检验监测、风险评估、信用管理、公共服务等业务领域,实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项目,推进食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工程。
(五)推动社会共治。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诚信管理制度,将食品生产经营相关单位、法人、个人的食品安全信用状况全面纳入社会诚信范围,食品安全失信行为在金融、土地、许可等各领域得到联合惩戒。二是积极开展宣教活动。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宣传机制,整合各层面的宣传资源,建立“网格化宣传”模式,将宣传工作覆盖到各类人群,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三是精心提炼创建亮点。在宣传的“广度”“高度”“深度”和“亮度”上下功夫,提炼总结具有南通特色的创建措施和成效,形成品牌效应。四是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组织“开门评议”“开门创建”等活动,广泛征求群众对食品安全和创建工作意见、建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构建食品安全共治网络。